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除了能吃到美味的粽子,香包也是最具节日气息的民俗符号之一。为使师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6月13日,在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郑州商业技师学院邀请河南省非遗项目香包技艺传承人张艳老师和钩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玲老师,为师生讲述传统端午节的来历和故事,手把手教大家缝制传统香包。
活动室内,传统中药材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散。师生们都被眼前花花绿绿的香包“世界”深深吸引。“这个小老虎好可爱!那个莲花也好漂亮!”,“这个香包里面装的是什么,闻起来有种“怪怪”的味道,但让人很舒服”……大家一边欣赏香包,一边互相探讨,一派热闹的场景。两位非遗传承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介绍,激发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随后,两位非遗传承人从布料的选取、绣针的挑选、布面的剪裁和缝合、香料和棉絮的填充以及流苏的缝制等步骤说起,边示范边讲解,手把手教大家制作荷花、元宝、小葫芦等造型的香包。台下师生认真聆听,仔细揣摩练习,遇到疑惑,或互相商议或举手提问,现场充满了认真专注的学习氛围。经过两个小时的细心制作,一件件香包作品精美呈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带成就感的喜悦。
本次主题活动,让师生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独特的文化习俗,加深了对民族根文化的了解,树立了民族文化自信,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借香包避邪驱瘟之意,祈祝学院师生多福安康。后期,学院还将举行包粽子、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等“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