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六月,活力四射。近日郑州市印发《关于开展郑州市2020年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全面启动今年第六届职业技能竞赛暨2020年度郑州市百万职工技能比武活动,这是自2015年郑州市在全国率先以政府名义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后,连续6年持续举办该类赛事和比武活动,前五届竞赛已累计投入市级财政预算资金2000多万元,年均参与人数近140万人,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技能竞赛比武成果丰硕,培育选拔优秀技能人才作用凸显,深受企业、院校和广大技能劳动者的好评。
据悉,本届大赛的竞赛工种、主办及承(协)办单位等赛事赛程信息将于6月30号前正式发布,各参赛单位于7—8月完成选手组队、集训和报名等工作,各单元项目的竞赛主要集中9—10月份举行。竞赛类别新增了面向职业(技工)院校、相关高校在校生开展的第一届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届时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现代信息化技术等行业产业开展的本届大赛的市级一类竞赛、二类竞赛和学生竞赛的竞赛项目将达到45个左右,较上届比赛增加了近40%,赛事的规模、参赛人数、资金投入、社会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为郑州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技能普及型城市建设,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三个转变,开创“郑州品牌”,培育“郑州力量”。此外,郑州市还将集中选派选手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选拔赛和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目前各参赛选手正在紧张的集训和备赛中。
技能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郑州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近几年陆续出台“智汇郑州”《郑州市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细则》《郑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郑州市技术能手评选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重点依托“智汇郑州”人才工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1+16+X”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技工院校“名校建设”战略、“百千万”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世界技能大赛和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等重大工程和重要赛事,强化对技能人才在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支持,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高标准高水平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根据有关奖励激励和培训补贴政策,对代表郑州市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金、银、铜牌、优胜奖的选手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资金奖励。对因参加竞赛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的选手,按竞赛相关标准进行奖励(不重复奖励),其荣誉称号可作为郑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的依据。对代表郑州市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入选国家代表队(含参赛备选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晋级赛、入选国家集训队的选手,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3万元的资金奖励。对代表郑州市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入选河南省代表队、入选河南省集训队晋级赛、河南省集训队的选手,分别给予1万元、5000元、3000元的资金奖励。对代表郑州市参加国家一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第1-3名的选手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3万元的资金奖励。对代表郑州市参加国家二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第1、2、3名的选手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的资金奖励。对代表郑州市参加河南省一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第1、2、3名的选手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的资金奖励。对代表郑州市参加河南省二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第1、2、3名的选手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的资金奖励。对获得郑州市一类竞赛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分别给予3万、2万、1万元的资金奖励;对获得郑州市二类竞赛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分别给予1万元、5000元、3000元的资金奖励,并可根据决赛规模适当调整奖励人数和金额。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完成培训学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给予初级工1200元/人、中级工16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技师4000元/人、高级技师5000元/人补贴;取得培训合格证的,给予700元/人补贴;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给予800元/人补贴;初次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给予800元/人补贴,参加3年一次复审培训并换发新证的,给予300元/人补贴。对企业职工参加中级工、高级工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取得相应证书的,分别给予5000元/年、6000元/年标准的培训补贴。对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参加技师、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提升培训取得相应证书的,分别给予3000元、4000元、2000元的培训补贴。除了以上奖励和培训激励政策外,还有指导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和河南省选拔赛获奖的专家(教练)团队给予和选手获奖同等额度的资金奖励。对国家代表队选手(含参赛备选选手)和其竞赛主教练(非在编人员),开通事业单位特殊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非郑户籍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凭毕业证或职业资格证书即可办理落户手续。新引进落户(含户口未迁出)的技工院校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享受每月500元生活补贴。符合和条件的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的可享受培训补贴。高级技师等同于副高级职称待遇,在我市购买首套住房免于审核社保和个税证明的缴纳期限。对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初次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评价)并取得证书的,按该等级鉴定(评价)收费标准给予等额补贴等政策,全方位激励促进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发展。
近几年,郑州市围绕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出政策、搭平台、建机制、强支撑,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持续增强,累计规划建设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硬软件项目200多个;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持续提高,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余万人次;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扬帆起航,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余人;技工教育办学实力和水平稳步提升,辖区7所技师学院全部纳入高等教育范畴,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强,年均招生4万余人,在校生人数稳定在10万余人,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五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培育选拔优秀技能人才作用凸显,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和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均实现历史性突破等等。郑州市一直秉持“人才优先”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政策激励导向、工程统领规划、项目建设引领、名校战略为轴、培训提升固基、竞赛比武先行,不断整合人才资源、完善人才评价、优化人才结构、激发人才活力,着力推进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构建技能人才培养“郑州模式”“郑州品牌”,全力打造技能人才最优生态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