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仲裁处为贯彻落实局党组关于开展专项以案促改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局机关纪委关于组织开展企业走访座谈的安排部署,结合全市劳动争议工作实际,采取召开企业和群众专项恳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方法,广泛征求企业和群众对劳动争议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对收集的问题,逐一研究制定了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措施,努力构建我市和谐劳动关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多措并举,广开门路听真话取真经
(一)学习讲话,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学习市委徐书记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的讲话,学习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耀同志在专项以案促改动员暨警示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真正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这次专项以案促改活动作为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重大任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好。
(二)组织调查,扩大企业参加范围。结合调解仲裁工作实际,精心准备调查提纲,并向制造业、物流、快递业、信息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煤炭业、物业管理等8类行业的100家企业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扩大调查范围,确保调查效果。
(三)召开企业恳谈会,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召开30家企业参加的调解仲裁工作恳谈会,分析调解仲裁工作面临的形势,听取当前企业劳动争议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征求企业对调解仲裁工作的意见,吸收总结企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诉求。
二、认领问题,坚持刀刃向内深刻剖析成因
通过与企业走访座谈,收集到4个方面的问题共8条意见建议,主要表现为“四盼”:
(一)盼政策宣讲面对面,提供零距离服务。相关劳动争议政策法规针对企业宣讲普及的力度广度不够,希望突出劳动争议典型案例的解读,剖析原因教训,供学习借鉴。同时,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各县区仲裁院每季度组织辖区企业开展面对面的劳动争议政策法规培训。
(二)盼政策服务点对点,提供精准服务。每个企业对政策的需求不同,政策服务要搞好分类指导,重点培育企业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运用法治方式,推动企业发展行稳致远。当前要指导企业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引导企业与职工建立平等有效的沟通协调平台,将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
(三)盼为民办事心连心,提供有温度服务。一些单位在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推诿扯皮、态度生硬的现象。部分企业反映,为企业和职工服务,一定要拆除“隔心墙”,服务既要质量,也要温度。
(四)盼调解工作手拉手,提供和谐服务。加大企业和职工劳动争议调解力度,引导职工依法维权、理性维权,及时化解争议和纠纷。
三、精准施策,确保各项硬核整改措施落地生根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逐一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
(一)加强劳动人事争议政策法规宣讲。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劳动人事争议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每年组织一次政策宣讲进企业活动,提升调解仲裁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强化企业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依法化解劳动争议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二)指导企业做好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工作。一是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协调发挥相关部门作用,共同指导用人单位做好争议预防工作。二是建立企业联系点制度。全市各县(市、区)仲裁院要与辖区内的5家企业建立联系点制度,每年至少深入联系点2次,对企业劳动合同、专项协议等签订,在规范用工、劳动关系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等劳动纠纷易发多发环节上,提前介入,提前预防。三是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调解委员会建设,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提升双方当事人协商和解能力,将劳动争议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以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进一步简化办案程序,压缩工作时限,积极推行“帮你办、立刻办”服务措施。建立“法律援助窗口值班”制度,为困难群众及特殊群体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在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动争议案件方面,优先受理,积极调处,对群体性讨要工资案件,及时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快立、快办、快结”。
(四)着力提升调解仲裁工作效能。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窗口经办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创新调解仲裁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坚持依法办案,及时结案,调解优先,公正裁决。
局调解仲裁管理处